3月12日,農業農村部辦公廳、財政部辦公廳印發了《2021—2023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對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。近日,兩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就《意見》的主要精神要求和貫徹落實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專題采訪。
記者: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以來取得了怎樣的成效?
答:農機購置補貼是黨中央、國務院出臺的一項重要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,是《農業機械化促進法》明確規定的重要扶持措施。2004年政策出臺以來,支持強度逐漸加大,惠及范圍不斷擴大,政策效果持續顯現。截至2020年底,中央財政累計投入2392億元,扶持3800多萬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各類農機具4800多萬臺(套)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大幅增加,累計投入1863億元,年均超過200億元,扶持2459萬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各類農機具3157萬臺(套)。
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,支持推動了我國農機裝備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,為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、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。
一是推動了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。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長,農機化水平快速提高。2020年,全國農機總動力10.3億千瓦,農機保有量2.04億臺(套),分別較2003年增長72%和63%。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71%,較2003年提高39個百分點,小麥、水稻、玉米等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已超過80%;畜牧養殖、水產養殖、設施農業、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分別達到36%、31%、40%和39%,均較2003年大幅提升。
二是促進了農機工業發展壯大。2020年,全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1615家,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33億元,分別較2003年增長10%和236%。適應我國農業生產的農機工業體系逐步完善,我國已成為世界農機制造和使用大國。
三是加快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。2020年,全國農機服務組織19.46萬個,其中農機合作社7.89萬個,占比超過40%;農機戶4008萬個,其中農機作業服務專業戶423.2萬個;農機作業服務收入達到3540億元,較2003年增長80%,農機社會化服務成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主力軍、排頭兵??鐓^作業、生產托管等服務不斷擴大,農機作業規?;?、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,支撐了其他農業經營組織的發展,在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中發揮了重要橋梁作用。